塔山镇地处三台县东部,距三台县城36公里。因寨子山腰有一石塔而得名,据资料纪录,寨子山有一圆锥形的石塔,塔座有一条盘龙,抬头舒爪,吞云吐雾,状若腾飞。
相传是清朝嘉庆年间一县官所建名曰"玄武塔",故场镇得名塔山。塔山场镇塔山场镇,约清代咸丰年间始建。原来有一座凉亭,几间小店,在塔子和莲花寺之间,是通往绵州、绵竹、江油、青川、平武、剑阁等奇迹要冲,虽然是有几间鸡毛小店,行人倒也络绎不停。
塔山,是三台东路产井盐的中心,有128家制盐作坊,有几百口盐井日产盐上百担。因此,大商巨贾、行客小贩多会于此,市井日益繁荣。
为防外扰匪患,还修了栅门四道日开夜闭。塔山镇地处绵盐路、三梓路、小永路交通中心节点,到绵阳、三台、盐亭均40余公里,仅需半小时车程,地理位置十分优越,正在修建的绵(阳)西(充)高速公路穿镇而过,场镇距高速公路收支口3公里。塔山镇辖区面积78.95平方公里,总人口3.4万余人。
塔山镇场计划面积2.5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.1万余人,街旁的400余株行道树,既美化情况又能够在炎热的夏日为人们带来浓阴。镇上有一个能够容纳600名观众的影戏院。建设中的绵(阳)西(充)高速镇便民公共服务大厅清初塔山镇境属井木乡(驻龙树场),民国初为井木乡(驻三合场)。民国19年(1930年)为三合场团甲,属井木乡(驻龙树场)。
民国24年为三合联保,民国29年改为三合乡。1958年改为三合人民公社,1981年更名为塔山公社,1984年3月改为塔山乡,1986年改为塔山镇,1992年9月,撤区并乡建塔山镇,辖塔山、联胜、槐树、柳池、忠孝5个服务处。1995年10月,柳池、忠孝划出单设镇(乡)。
联胜,1951年塔山、柳池、高堰三乡各划出一部门建设团结乡,1956年打消,划归三合、柳池乡统领。1961年恢复团结公社,1981年更名为联胜公社,因境内有团结、胜利两座水库,故名。1992年9月,撤区并乡建镇,联胜合并至塔山镇。
槐树,以场镇驻地槐树湾得名。民国19年建槐树场团甲公所,属井木乡(驻龙树场),民国24年槐树场团甲公所被合并。1951年建立槐树乡,1956年打消,1961年恢复建置为槐树人民公社。1973 年槐树公社驻地从槐树湾迁至罗家祠。
1984年槐树公社改为槐树乡,1992年9月,撤区并乡建镇,槐树乡并入塔山镇。塔山镇辖宝塔、青春、迎丰、华光、宏狮、南池、青柏、钢铁、金钢、双渡、白龙、高塔、瓦子、丝公、计划、三星、宝林、蒙山、槐树、水露、峨岭、石佛、元宝、六合、紫垣25个行政村,2个社区,5个住民小组,210个村民小组。塔山镇属浅丘地形,有耕地面积近4万亩,魏城河穿镇而过,境内长20公里。有膨润土、盐、石灰石、沙金、石英石、石油、天然气等矿产资源,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膨润土储量60万吨~100万吨,蒙脱石含量90%以上。
建设中的污水处置惩罚厂近年来,塔山镇注重工业生长,着力生长优质粮油工业、优质干果工业、生态养殖工业。塔山镇努力培育市场谋划主体,已建立生猪、藤椒、优质粮油等农民专业互助社21个。
与绵阳西普油脂公司增强互助,生长高芥酸油菜2万余亩。连片生长藤椒3000余亩,开端建成"十里藤椒长廊"。连片生长有机蔬菜400余亩,胭脂脆桃500余亩,开端建成"十里胭脂脆桃长廊"。
美点牧业、都亿牧业团结新希望、铁骑力士公司建成绿色生猪养殖基地1万余平方米,年出栏生猪2万余头,全镇年出栏生猪5.7万余头。生态养殖业远近闻名,培育白龙村异龙蛇类养殖专业互助社生长壮大,养蛇5个品种2万余条,年产值400余万元,并开李老仙蛇酒系列产物,建玉成省现在唯一一家保健蛇酒产销企业。2016年8月,养蛇大户霍海琼被中央电视台七套《致富经》栏目重点宣传报道,吸聚省内外300余人观光学习,年培训养蛇学员100人以上。
宝林村党群红色家园塔山镇是革命义士张天汉故乡。张天汉生于清光绪27年(1901年),字作良,塔山镇(原联胜乡)人。幼读私塾,智慧勤学。民国6年考入潼属联中,倾向革命,因到场择师运动被学校斥退。
民国18年夏,加入党的外围组织"涪波社"。在中共三台北路特支向导下,组织柳池乡的盐工、农民开展夺取诸行斗秤斗争并取告捷利。民国19年1月任袁家庵爱智小学教务主任,使用教学之余宣传革命思想,造就工农革命主干气力。
民国11年11月因塔子山暴乱失败转移绵阳,后被捕关押绵阳县牢狱。民国20年3月越狱后在剑阁、江油、青川等地运动。6月回到三台柳池,和党组织取得联系,由刘克谐先容,经三台中心县委书记鞠怀安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。随即开始整理旧有群众组织,7月重建中共三台北区区委,任书记。
在张天汉向导下,北路党、团、群众组织不停生长壮大,使周遭六七十公里的地方成为"赤区"。民国21年12月,区委决议于民国22年春节在柳池乡一带发动农民暴乱,实行破仓分粮,然后导向游击战争。民国22年1月23日,因到场柳池农民抗粮斗争袒露行踪。
1月25日,县保安队100余人绕道而行,当晚暗驻常乐寺庙内。越日(正月月朔)破晓,兵分两路困绕准备暴乱的据点张家湾和石缸湾,张天汉被捕,在狱中受尽酷刑,始终坚贞不屈。
民国22年3月1日,牺牲于三台县城牛头山下。张天汉牺牲后,党组织把张天汉的遗体运回家乡宝林寺埋葬。紫垣村神仙洞摩崖题刻已有700多年历史,民国《三台县志》(1930年版)纪录:"神仙洞,距三合镇十里,洞内幽邃,石凳、棋局尚存。洞外巨石坚持,石壁则左书'龙门',右书'虎穴'四大字,径约2尺许,笔势遒劲,后题'端平三年上已简池杜之復仁甫'"。
由此可知,神仙洞摩崖题刻刻于南宋端平三年(1236年),由杜之复(字仁甫)刊刻。旁边有草书七律二首,以"诗字俱佳"著称川北。
据摩崖诗"杜甫涧高无句续,季膺门峻有诗登"的形貌和当地奇特的石林景观及"虎穴龙门以为蓝池奇观"的题语等推断,诗圣杜甫《题玄武禅师屋壁》所咏正是这座"神仙洞"和四周的"蓝池庙"。神仙洞摩崖题刻1993年被县人民政府宣布为文保单元。2017年3月,塔山神仙洞风物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眼前,其实塔山神仙洞历史悠久,早在唐朝就已盛名在外,"杜甫涧"等景点就是在谁人时候形成的。
宋朝的时候,文人杜之复(字仁甫)题的两首诗被村民题刻崖壁。固然,"仙人下棋"传说,"吕洞宾自诩棋艺第一,却被何仙姑胜了去,因为何仙姑有杀招……"悠久的历史,迷人的传说,都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眼前。
2017年8月,在紫垣村乐成举行"灯光葵花节",吸引游客40余万人。紫垣村神仙洞彩色油菜花节蓝池庙又名兰池庙、南池庙,位于南池村玉池湾。距绵(阳)盐(亭)公路8公里,距塔山场镇10公里。
蓝池庙始建于宋,毁于元,明弘治二年(1489年)重建,明末毁于兵燹,仅剩正殿。清雍正五年(1727年)更名为蓝池庙,乾隆五年(1740年)复修扩建。
现存拜殿、岱岳殿和工具上下两厢房等古修建群,修建面积1800多平方米,占地面积8991.85平方米。蓝池庙在民俗文化上与重庆鬼城"酆都"齐名。素有"梓州酆都"之雅号。
以夏历七月月朔至七月十五的中元会为特色的庙会运动源远流长,长盛不衰。2007年6月,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宣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掩护单元。2016年县文保单元斥资300万,维修翻修了寺庙大门和院前广场。
现在正在努力申报国家文物掩护单元。蓝池村也因此于2017年被评为"四川省传统文化乡村"。蓝池庙凤鸣书院是塔山中学前身,始建于北宋初年,曾培育出状元苏易简和清代大学问家胥紫来。
民国《三台县志》卷十七纪录:在三台县东三合场西北十五里,距状元祠五里,有千年书院"三学院"。"三学院"即之后的凤鸣书院。
苏氏求学之地。院之左右,乡人挖土,有绿色砖、瓦、碗、碟等物发现。相传即北宋状元苏易简及其之子(苏)耆、孙(苏)舜欽、孙(苏)舜元念书之地,现有状元祠遗迹可寻,此地素有世外桃源、福地洞天之美誉。
人文圣地斗姆宫始建于明初,在玄门中斗姆即玉皇大帝的母亲。民国7年,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医学家,道释儒学者胥紫来及其门生重修扩建两院两楼和一殿,斗姆宫气势恢宏,其宗旨是劝人为善、慈善济困,是集文化、理论、著述、医学、慈善、文娱为一体的人文圣地。斗姆宫于1992年拆毁,2010年重建,2011年11月斗姆宫庙会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上个世纪80年月,有人联合塔山的胜景奇迹,写了一首诗,摘录如下:寨子山下一浮屠,铁骨铮锋视苍庐。
莲花台上楼高筑,石笋旁边看凤雏。(注:浮屠,指塔子。凤雏指凤鸣学校,原中心小学和塔山镇初中)总监:梁胜审核:邹莉作者:江念霖编辑:冉进财。
本文关键词:开云体育app
本文来源:开云体育app-www.haberci61.com